了解健康新闻动态及行业资讯
在方城县博望镇卫生院,总护士长苗延平的白大褂上浸染着基层的泥土与疫情的风霜,却始终用一针一线缝补着生命的温度。25年来,她以护理为经纬,以仁心作针线,在平凡的岗位上织就了一张守护乡邻健康的温暖之网。
一针一线:扎根乡土绣出生命底色
1999年,从中专毕业的苗延平回到简陋的卫生院——十间瓦房病房,灯光摇曳,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与泥土混杂的气息。面对艰苦条件,她将静脉穿刺视作“为家乡缝补”的使命:在橡胶管上反复穿刺上千次磨出厚茧;担任护士长后,她带领团队昼夜奔忙,却从未熄灭病床头的夜灯。2016年升任总护士长兼儿科护士长,她苦学小儿推拿技术,在哭闹声中完成高难度穿刺,更独创“玩具分散法”化解患儿恐惧。如今,儿科已成为全院住院收入最高的科室,而她对年轻护士的叮嘱始终未变:“护理如编竹篮,每句安慰都是编织希望的篾条。”
逆行织盾:布衣之躯筑抗疫长城
“疫情面前,我们是百姓的第一道门。”这是苗延平刻进骨子里的信念。2003年非典,她戴着三层棉纱口罩,在发热门诊坚守72小时,口罩勒痕里凝满盐霜;2020年新冠暴发,她化身“抗疫陀螺”:组织培训15场、指导分诊20余次,深夜仍埋头清点物资;2022年援郑,党旗下的她防护服汗湿如蒸,在四里店山区磨破三层鞋套仍笑称“责任开的花”。“我是党员,就得站在风口上”——她的足迹,让抗疫一线的党旗愈发鲜红。
春风化雨:一碗面汤焐热人间冷暖
深夜的抢救室,86岁老人与智障儿子蜷缩在空病床旁。苗延平转身回家端来热腾腾的鸡蛋面汤,蹲看母子俩吃得香甜时,自己却湿了眼眶:“再难,也不能让病人空着肚子抗病。”这样的温情时刻贯穿她25年生涯:为贫困患者塞馒头、帮孤老记录用药时间、给精神障碍患者换上自家干净衣裳。“听诊器听的是心跳,手心里攥的是人心。”她指尖传递的温度,早已化作患者暗夜里的星光。
仁心传承:经纬编织乡土医魂
从手绘体温单到电子系统,从1间治疗室到8间现代化病房——岁月流转中,苗延平的初心从未褪色。她的白大褂承载着泥土的厚重与风霜的洗礼,却始终以最暖的针脚,缝合成一曲扎根乡土的医者赞歌。正如她所言:“护理是爱的编织。”这经纬纵横的,不仅是博望镇的健康之网,更是医者仁心在岁月长河中最生动的传承。
来源: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