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百姓健康动态及行业资讯
春风吹,百花开,杨絮、柳絮满天飞。在春花烂漫的季节,有人喜欢花前留影,有人却避之不及。
每到这个季节,总有人眼痒、流泪、揉眼睛,甚至打喷嚏、流清涕,这些就是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
春季正是过敏性结膜炎的高发季节,那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又如何预防呢?
随着气温回升,人们户外活动的增多,最近因为过敏性结膜炎到门诊就诊的患者数量直线上升。很多患者因为炎症发作感到眼睛奇痒无比,而用手使劲揉眼,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会使得症状更加严重。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治疗。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结膜与空气中的过敏原(花粉、灰尘、尘螨、动物皮屑等)接触,导致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和变态反应性炎症,其中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占74%。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致敏原是花粉,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致敏原是尘螨。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眼痒、眼结膜发红、流泪及分泌物增加。
过敏性结膜炎首选局部治疗,而不是口服药物治疗。对于多数患者而言,主要是缓解眼痒、眼红等不适;对于长期发作或病情迁延的患者,则以控制炎性反应为主。
7种措施来预防
当春暖花开遇上过敏性结膜炎,如何预防是关键。过敏性结膜炎大多因接触过敏原而引起,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一样,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的关键。
1.减少外出,避免接触花草和毛絮。
2.外出佩戴眼镜, 同时佩戴口罩,防止过敏原反复刺激。
3.改善生活环境,如清除房间内的毛绒物品 , 勤换床上用品。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脸,不用手揉眼睛。
5.最好不化眼妆,不佩戴隐形眼镜,如须佩戴,则应尽量缩短佩戴时间。
6.增强体质,注意营养和锻炼,使身体对抗过敏发作的潜能提高。
7.易过敏体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减少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
正确选药是关键
对于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具有稳定肥大细胞特性的局部用抗组胺药是首选用药,其他可选择的药物还有局部用肥大细胞稳定剂和口服抗组胺药。对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尽可能在预期症状发作前至少2~4周开始治疗,以优化效果。
对于合并鼻炎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局部用抗组胺药联合鼻内用糖皮质激素或口服抗组胺药。
对于伴有干眼症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避免口服抗组胺药,该类药可加重干眼症状。
对于患有过敏性结膜炎的孕妇,可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1~2周才能充分发挥疗效,最好在可预测变应原暴露前两周开始治疗。如果效果不充分,还可选择抗组胺滴眼液进行治疗。孕妇应慎用糖皮质激素,避免使用血管收缩剂和减充血剂滴眼液。
(来源:中国医药报等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