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百姓健康动态及行业资讯
近日,一种另类的消暑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走红——抱着冬瓜睡觉。不少网友分享称,冬瓜冰凉的外皮能有效降温,甚至比空调还管用。这一“土方法”迅速引发讨论,有人跃跃欲试,也有人质疑其实际效果和卫生问题。
“天然降温器”?网友亲测说法不一
据尝试者描述,将小型冬瓜洗净后放在床上,抱着或贴着皮肤时,冬瓜的凉意能持续数小时,尤其适合夜间怕热的人群。有网友调侃:“没想到蔬菜界也能卷出夏日救星。”还有人开发出“冬瓜抱枕套”,既固定冬瓜又避免直接接触瓜皮。
然而,反对者指出,冬瓜常温下凉感有限,且易滋生细菌;若冷藏后使用,又可能因温差过大导致腹泻或关节不适。专家提醒,冬瓜表皮可能残留农药,直接接触皮肤或引发过敏。健康网。
专家建议:消暑需科学,莫盲目跟风
医学人士表示,冬瓜的物理降温作用短暂,远不如空调、风扇等设备可控。夏季消暑更推荐以下方法:
物理降温:使用冰垫、凉席,或睡前用温水(非冷水)泡脚;
环境调节:保持通风,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
饮食辅助:适量饮用绿豆汤、淡盐水,避免睡前吃高糖食物。
网友脑洞:下一个“神器”会是谁?
尽管争议不断,这场“冬瓜热”仍折射出大众对低成本消暑方式的探索热情。有人戏称:“明天是不是该试试抱着丝瓜睡?”也有商家趁机推出“迷你消暑冬瓜”,标榜“可抱可炖,一瓜两用”。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免责声明:本文使用的图文等作品来源于网络,转载文章所有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我们也注重精选好文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