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攻略
天气黏糊糊的,身体就像双面胶。如何判断湿气重不重?如何防病除湿?这份祛湿攻略请收好!
“难缠”的湿气是什么?
湿是中医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中的一种,最为难缠。健康养生,湿气遇寒成寒湿,让人冷得透心彻骨;遇热为湿热,闷得透不过气、出不了汗;遇风化为风湿,成为难以摆脱的慢性病。
湿气的来源分外湿和内湿:
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环境潮湿等外在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
内湿则是由于脾胃虚弱、水湿停聚所致,通俗来说,如大量吃生冷食物等。
如何判断湿气重不重?
1
看精神状态
早晨起床时候身体困重,感觉头或身上有东西裹着,这就是湿气入侵的表现。
精神状态差,总是感觉睡不醒,四肢乏力,容易困倦,小腿发酸、发沉,也是体内有湿气的典型特征。
2
看大便
大便正常,一两张手纸就可擦干净,但体内有湿的人,要4~5张才能擦净。大便稀薄、黏腻、不成形,可能就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3
看舌苔
如果偏白,说明是湿寒,应注意保暖。如果偏黄,说明体内湿热,应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4
看脾胃
如果湿气重,脾胃功能会差,可表现为腹胀、自觉食欲差、消化不良。
几点除湿TIPS
睡前温水洗脚
脚汗较多的人,要注意穿透气柔软的鞋子和袜子。每晚睡觉前宜用温水洗脚,既可改善足部血液循环,保持双足清洁干燥,避免真菌、细菌感染,又可以放松心情,促进睡眠。
运动“适度”
运动可以每天或隔三差五进行。如每周运动150分钟左右,但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和时间,量力而行。早晚相对凉爽,可适当运动,如散步、做操、跳舞、太极拳、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切不可激烈运动。
生活作息要规律
晚上最好是在23点前入睡,中午休息半小时就可以了,即使睡不着,闭着眼睛处在最放松的状态,也能让机体保持最佳状态。
少吃生冷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同时,可选取有祛湿通络功效的药食,如赤小豆、薏米、山药、茯苓、莲子、白扁豆、冬瓜皮、木瓜等,加入大米或者小米熬粥,在梅雨季节常喝可健脾除湿。
饮食切忌过甜、过饱,以免损伤脾胃。饮食一定要清淡适量,戒烟戒酒。
l来源:健康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