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
每逢盛夏时节,一种散发着独特清香的植物便在田野间茁壮生长,这就是被誉为"夏日圣药"的藿香。作为传统中药中的重要一员,藿香以其独特的芳香化湿功效,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已有千年历史。
植物特性
藿香(学名:Agastache rugosa),唇形科藿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1.5米。茎直立,四棱形;叶对生,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夏季开淡紫蓝色花,轮伞花序多花密集,集成顶生穗状花序。其全株散发特殊香气,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
藿香性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
主要功效
化湿和中:对于湿阻中焦所致的脘腹痞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藿香能醒脾化湿,和中止呕。
解暑发表:夏季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泄泻者,藿香能外散表寒,内化湿浊。健康养生。
止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特别是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最为适宜。
临床应用
藿香正气散
这是藿香最著名的方剂应用,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等多味药组成。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症。
单方应用
夏季可用鲜藿香叶泡茶饮,预防中暑;或用藿香10克煎汤分次饮服,治疗轻症暑湿感冒。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藿香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黄酮类、甾醇等成分,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抗菌消炎、解痉止痛等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使用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用
胃热作呕、中焦火盛者不宜使用
不宜久煎,以免挥发油损失过多
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夏季用藿香叶制作凉茶,有很好的防暑降温效果;也可在烹饪时加入少许藿香叶,既能增香,又能助消化。蚊虫叮咬后,用鲜藿香叶搓擦患处,还有止痒消肿的功效。
藿香这味古老的中药材,以其独特的芳香之气,化解湿浊之邪,在炎炎夏日为我们带来清凉与健康。正如古人所言:"藿香解暑,芳香化湿,和中止呕,夏月尤宜。"在现代社会,这味传统良药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