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健康

了解百姓健康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资讯>百姓健康
全部 3051 健康新闻 1991 百姓健康 870 黑色曝光 7 医路同行 26 体检攻略 157

【大宛健康网】三伏启幕:头伏养生正当时,开启夏日健康模式

时间:2025-07-19 16:26:36   访问量:1004

  今日,我们迎来了夏季最关键的养生节点——头伏。作为三伏天的开端(初伏),它标志着一年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阳气最旺的时节正式拉开帷幕。民间素有“热在三伏”之说,头伏的到来,意味着酷暑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头伏习俗:传统智慧的传承

  在漫长岁月里,人们围绕头伏形成了丰富的习俗,蕴含着朴素的养生智慧:

  贴“伏贴”(三伏贴): 这是最广为人知的头伏习俗。中医认为此时人体腠理开泄,气血通畅,在特定穴位敷贴温阳散寒、化痰平喘的药物,能更好地激发阳气、驱散内伏寒邪,为秋冬减少呼吸系统、关节疼痛等“冬病”打好基础,体现了“冬病夏治”的精髓。

  “头伏饺子”食俗: 北方地区尤其盛行“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谚语。头伏吃饺子,一是因饺子形似元宝,寓意“伏福”(福气);二是新麦登场,饺子开胃解馋;三是在挥汗如雨的伏天,饺子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

  头伏养生四大要诀:安然度夏的基石

  头伏开启高温高湿模式,养生需紧扣“防暑、祛湿、护阳、静心”四大核心:

  起居有常,避暑防湿:

  避锋芒: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阳光最毒辣,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晒(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携带防暑药品(如人丹、藿香正气水)。

  善用空调: 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避免直吹。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建议不超过7℃)。定时开窗通风换气,防止“空调病”。健康网

  勤换衣,保干燥: 汗湿衣物及时更换,避免湿邪侵袭。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必要时可使用除湿设备。

  饮食有节,清补为贵:

  清热解暑是主调: 多食当季瓜果蔬菜。冬瓜、丝瓜、黄瓜、苦瓜、西瓜、绿豆等是天然“清凉剂”。清淡烹饪(凉拌、清蒸、快炒)为上选。

  适度温补养阳气: 民间有“头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的说法。鸡肉、鸭肉、瘦猪肉、鱼类、豆制品(如豆腐)可提供优质蛋白,温和补益而不滋腻。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可温中散寒、助阳祛湿。

  祛湿健脾不可少: 红豆、薏米(薏苡仁)、赤小豆、山药、芡实、荷叶、冬瓜皮等是祛湿健脾佳品。可煮粥、煲汤或代茶饮(如红豆薏米水)。

  严控生冷,保护脾胃: 冰镇饮料、冰淇淋、寒凉瓜果(如冰西瓜)虽能带来短暂凉意,却极易损伤脾阳,导致腹泻、腹痛、食欲不振。常温解渴更健康,饮水提倡少量、多次、慢饮。

  运动有度,舒缓微汗:

  择时择地: 运动宜安排在清晨或傍晚气温稍低时。选择公园、林荫道等阴凉通风处。

  温和适量: 推荐太极、八段锦、瑜伽、散步、慢跑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气随津脱。

  及时补水: 运动前后及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可适当饮用含电解质的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善用天时,“冬病夏治”:

  头伏是“冬病夏治”启动的黄金窗口。除了广泛应用的“三伏贴”,对于虚寒体质者(如反复感冒、慢性咳嗽、哮喘、鼻炎、关节炎、老寒腿、畏寒怕冷、痛经等),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艾灸(如灸关元、足三里、背俞穴)、督脉灸、中药内服等方法能有效扶助阳气,祛除深伏寒邪。务必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特别提醒:

  个体差异: 养生方法需结合自身体质。湿热体质者不宜过补,阳虚体质者则需侧重温阳。

  特殊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及有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者,养生方案更需谨慎个性化,尤其“冬病夏治”前务必咨询医生。

  科学态度: 尊重传统习俗,但“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需以科学态度对待,不能替代必要的规范治疗。

  头伏已至,暑气正盛。让我们顺应时节特点,遵循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从调整起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入手,善用“冬病夏治”良机,让头伏成为我们蓄积能量、调养身心的起点。安然度过三伏酷暑,为秋冬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中医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夏三月,此谓蕃秀...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盛夏万物繁茂,人也当顺应自然,保持心情愉悦,让体内阳气得以疏泄——这正是千年来三伏天最核心的养生哲学。

  养生不在宏大,而在日日践行。今日头伏,愿你能饮一杯清茶安然度夏,亦能以微小习惯滋养身心,静待秋日收获。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免责声明:本文使用的图文等作品来源于网络,转载文章所有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我们也注重精选好文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上一篇:【大宛健康网】家庭手作米肠:传承古法的暖心滋味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