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百姓健康动态及行业资讯
在江南的清明,青团无疑是最应景的一道美食,主要成分是糯米和艾草,具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清热解毒、平抑肝火、祛风湿等功效。但杭州市红十字会老年病科副主任中医师熊静芳却提醒,对于有些人群不宜多食。
1
儿童和老年人 老人年龄增长消化能力弱,儿童消化能力还没发育成熟。吃青团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让消化系统“雪上加霜”。吃多了,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即使要吃也要切成小块,放慢速度,多咀嚼几口再咽下,切勿勉强吞咽。
2
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
青团外皮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糯米中支链淀粉含量特别高。支链淀粉喜热怕冷,遇热水就会膨胀成糊状,黏性高,因此必须趁热吃才容易消化。一旦糯米皮冷后,质地会变硬,比较难消化。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如有胆囊炎、胆结石或胰腺炎的人尽可能不吃,若要食用应浅尝辄止,且要趁热吃。
3
病后消化力弱者
病后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过量食用不利于康复。
4
肥胖超重人群、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甜口的青团内馅糖和油脂较多,热量高,如传统的豆沙、芒果酱、芝麻,吃多容易长胖。青团糯米中的淀粉及甜口的内馅,不利于血脂的控制,也不适合心脑血管患者。他们若想吃青团,可选择咸味的,但数量应当控制在1-2个,同时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5
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平稳或血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的糖尿病患者,不建议吃青团,但在血糖控制尚可的情况下,可选择自己动手制作咸口青团。选择新鲜的艾叶榨汁,内馅可选择春笋丁、鲜香菇丁、荠菜、韭菜、马兰头、鸡蛋、瘦肉丁等,这样既能尝到春天的“鲜”又有利于血糖控制。食用自制青团1-2个即可,同时也需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因此,对于广大老年朋友,尤其伴有消化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者,更需警惕食用,不食或少食。若吃可配和山楂、酸奶等一起食用,也可以食后多揉揉肚子,敲打一下足三里穴位助消化。
(来源:健康杭州)
下一篇:与湿无关,为什么还叫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