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健康

了解百姓健康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资讯>百姓健康
全部 3145 健康新闻 2048 百姓健康 907 黑色曝光 7 医路同行 26 体检攻略 157

【健康养生】秋燥来袭,全身干巴巴?一碗汤一杯茶,教你轻松润一秋!

时间:2025-09-06 15:05:47   访问量:1004

  入秋后,你是否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喉咙干痒?甚至皮肤干涩、便秘难耐?这可能是“秋燥”在作祟!中医认为,秋季主燥,燥邪易伤肺阴,导致人体津液流失。别担心,今天送你一份实用“润燥攻略”,助你安稳度过多事之秋!

  一、什么是“秋燥”?你中招了吗?

  秋燥是秋季特有的气候现象,分为“温燥”(初秋)和“凉燥”(深秋)。如果你出现以下症状,说明需要润燥了:

  口鼻干燥:口渴难忍,鼻干易出血

  咽喉不适:干痒咳嗽,声音沙哑

  皮肤干裂:脱屑瘙痒,护肤品吸收变差

  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甚至便秘

  干咳无痰:尤其是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二、润燥三剑客:饮食+起居+穴位保健

  1. 饮食润燥——吃出水润美人

  ✅ 必吃润燥明星食材:

  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推荐冰糖炖雪梨)

  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银耳莲子羹效果佳)

  蜂蜜:润肠通便、解毒保湿(晨起温水冲服)

  芝麻:润肤抗燥、乌发养颜(可做芝麻糊)

  莲藕:清热生津、健脾开胃(莲藕排骨汤最宜秋日)

  ❌ 少吃这些加重燥气的食物:

  辛辣烧烤:辣椒、花椒、炸鸡

  炒货零食:瓜子、薯片

  过度温补:羊肉、人参(易上火人群慎用)

  推荐秋季特饮:五汁饮(梨汁+荸荠汁+藕汁+鲜芦根汁+麦冬汁,传统润燥名方)

  2. 起居调养——细节决定润燥效果

  保持室内湿度(可使用加湿器,湿度控制在50%-60%)

  避免过度出汗,运动选择温和方式(散步、瑜伽、太极)

  早晚凉爽时开窗通风,中午避免长时间吹空调

  更换温和保湿的洗护用品,减少洗澡时间过长

  3. 穴位保健——身体自带的“润燥开关”

  照海穴(足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滋阴清热,每天按压3-5分钟

  鱼际穴(手掌大拇指根部肌肉隆起处):清肺热,利咽喉

  迎香穴(鼻翼外缘中点旁):预防鼻腔干燥,可用指腹轻轻按摩

  三、不同人群的润燥重点

  办公室人群:常备保温杯,泡石斛麦冬茶(补水生津)

  老年人群:多吃粥羹类食物(山药粥、南瓜粥易消化)

  儿童群体:少吃零食,多喝梨水,保证充足睡眠

  吸烟人士:尤其要注意润肺,推荐罗汉果泡水饮用

  四、温馨提示

  防秋燥贵在“早”和“防”,不要等到症状明显才行动。若出现严重干咳、皮肤皲裂或便秘超过一周,建议及时就医。深秋时节可适当增加肉类摄入,如鸭肉、猪肉等滋阴之品,为冬季储存能量。健康养生

  一日润燥时间表:

  晨起:一杯温蜂蜜水

  午间:一碗银耳羹

  下午:梨子或石榴作为水果

  睡前:热水泡脚15分钟

  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用自然的方式滋养身体,由内而外保持水润安康!如果你有独家润燥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上一篇:【大宛健康网】晚餐桌上的健康危机:吃错晚餐,疾病找上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