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育儿

母婴育儿

当前位置:首页>母婴育儿

【大宛健康网】反复流产如何对症治疗?

时间:2022-06-18 16:51:34   访问量:1299

  什么是反复流产

  /自然流产/

  国内定义为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终止妊娠者,自然流产大多发生在20~22周前,这类大概占流产人群的15%。

  /反复流产、习惯性流产/

  我们常说的“反复流产”、“习惯性流产”的医学专业术语为:复发性流产,在育龄女性中属于多发病,并不少见,困扰着很多女性朋友和她们的家庭。

  /几次流产才算反复流产/

  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

  即为复发性流产

  过去,复发性流产指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现在这个标准已降低为2次或2次以上。因为从临床观察看,2次或3次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和后续再流产的几率差不多,且每次流产后带来的影响会降低患者下一次再怀孕的机会。

  如何对症检查

  引起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很复杂,如果不能细致地对症检查,很难找到具体症结所在。我们从胚胎、母体、父亲、环境四个角度来解释流产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检查对策。

  (1) 胚胎因素

  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但这个比例随着流产次数增加会下降。健康知识

  检查对策:发生不可避免的流产时,清宫时应取胚胎绒毛送检染色体,注意需要新鲜绒毛组织。如果是夫妻染色体异常,可抽取夫妻静脉血检查。

  (2) 母体因素

  母体因素主要可分为内分泌异常、生殖器官异常、感染、全身性疾病三大类。

  a、 内分泌异常:女性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控制不良等,均有可能导致流产。

  检查对策:

  黄体功能不全:自测每个月的基础体温;

  高泌乳素血症:上午9点左右可以不空腹,静坐15分钟后抽血测定,不受月经周期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症:月经第3天至第5五天抽血进行性激素测定,每个月自测基础体温和月经干净后行妇科B超;

  甲亢或甲减:甲状腺激素检查,不受月经周期影响;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口服葡萄糖后再测血糖和胰岛素。

  b、生殖器官异常:如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子宫肌瘤等,都可能影响胚胎发育而导致流产。

  检查对策:

  子宫畸形:B超、宫腔镜、造影等手段检查;

  宫腔粘连:B超、宫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在月经干净后马上进行检查;

  宫颈机能不全:宫颈扩张试验、B超、造影等手段检查。

  c、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梅毒或淋珠菌感染,都可能通过上行感染导致胎停。子宫内膜炎可能导致胎停或自然流产;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胎停。

  检查对策:感染性疾病如支原体、衣原体等,取宫颈粘液,非经期;TORCH、HIV、RPR等,随时可以抽血;积极开展抗炎治疗。

  d、全身性疾病:如血栓性疾病,可能形成微血栓导致胚胎停育;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胎停。

  检查对策:血栓性疾病:

  先天性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Ⅴ突变、凝血酶原基基因突变、蛋白C缺陷、蛋白S缺陷、高半胱氨酸、凝血酶原Ⅲ活性。

  获得性血栓前状态:血小板聚集需空腹。

  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型,抗心磷脂综合症:需反复抽血3-5次,每次间隔1个月,与月经周期无关。

  (3) 父亲因素

  有研究证实精子的染色体异常可以导致自然流产。

  检查对策:建议做精液全套,禁欲3-7天查精液。

  (4) 环境因素

  如果长期暴露在有毒的环境中,过多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苯、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化学物质,均可能引起流产。如是环境因素导致流产,要注意排查可能的有害物质来源,注意防止暴露在有害环境之中,远离可能有害健康的场所。

  总之,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一旦出现,你需要做的是去找医生逐一排查,找到原因,积极治疗,积极试孕。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上一篇:【健康知识】子宫内膜为什么会变薄?和生育有关吗?

下一篇:【大宛健康网】警惕子宫憩室对怀孕的影响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