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育儿
深夜急诊室,26岁的小林蜷缩在担架上,脸色惨白,冷汗浸透了衣背。
几小时前她只是跳了段健身操,下腹却突然撕裂般剧痛。经紧急检查,医生诊断:黄体破裂伴腹腔内出血。这个陌生的医学名词背后,是育龄女性中并不罕见的妇科急症。了解它,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什么是黄体?它为何会破裂?
黄体的形成: 女性每月排卵后,排出卵子的卵泡腔不会消失,而是在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下转变为一个富含毛细血管的黄色腺体样结构,这就是黄体。它的核心任务是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为可能的怀孕准备子宫内膜环境。
黄体的使命与结局:
如果怀孕成功,黄体会继续发育(妊娠黄体),维持激素分泌直至胎盘成熟(约孕3个月)。
如果未怀孕,黄体在排卵后约10-14天(即月经来潮前)开始萎缩退化,形成白体,激素水平下降,月经来潮。
破裂的诱因:脆弱期的“意外”
黄体在发育过程中,其表面的毛细血管非常丰富且壁薄,内部充满液体或血液(形成黄体囊肿时更甚),本身结构就相对脆弱。南阳不孕。
常见诱发因素:
剧烈活动: 跳跃、奔跑、健身(尤其是腹部用力)、搬重物、性生活(尤其猛烈动作)等导致腹压骤增。
外力撞击: 腹部受到直接撞击或挤压。
盆腔炎症: 炎症可能使黄体组织更脆弱。
凝血功能异常: 出血不易自止。
自发破裂: 少数情况下,无明显诱因也可能发生破裂(尤其在黄体囊肿较大、张力高时)。
二、黄体破裂的“警报信号”:识别关键症状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破裂口大小、出血速度和出血量密切相关。需高度警惕以下组合:
突发性下腹痛: 最核心症状!常在诱因后突然发生,多位于一侧下腹(破裂侧),疼痛性质可为撕裂样、刀割样或剧烈绞痛。疼痛可能持续存在或阵发性加剧。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 因腹膜受刺激引起。
肛门坠胀感/便意感: 腹腔内血液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盆腔最低点)刺激直肠所致。这是非常重要的提示性症状!
头晕、心慌、乏力、出冷汗: 提示可能发生失血性休克(出血量大时)。严重者甚至意识模糊。
不规则阴道流血: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非月经期),但并非必有症状。
肩部放射痛(少见): 大量血液刺激膈肌引起。
三、紧急!黄体破裂的危险性
腹腔内出血: 破裂导致黄体内的血管断裂,血液流入腹腔。这是最直接的危险。
失血性休克: 如果破裂口大或止血困难,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发休克,危及生命。
继发感染: 腹腔内积血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可能诱发盆腔炎、腹膜炎等。
误诊风险: 其症状(尤其右侧黄体破裂)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输尿管结石等急腹症非常相似,容易误诊。
四、诊断与治疗:争分夺秒
紧急就医: 一旦出现上述突发剧烈下腹痛,尤其是伴有肛门坠胀、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时,必须立即前往医院急诊(首选妇产科急诊)! 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
关键诊断方法:
病史与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询问月经史(尤其是否在黄体期)、诱因、症状。进行腹部检查(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和妇科双合诊(宫颈举痛、附件区包块或压痛)。
超声检查(首选): 经阴道/经腹超声是快速、无创的重要检查手段。可发现:
患侧卵巢增大或见不均质包块(破裂的黄体)。
盆腔/腹腔内存在游离液体(积血),量多时肝肾间隙、脾肾间隙也可见。
后穹窿穿刺/腹腔穿刺: 若超声提示积液,必要时可穿刺,抽出不凝血是腹腔内出血的有力证据。
血常规: 动态监测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评估出血程度及是否进行性下降。
血/尿HCG: 必查! 排除异位妊娠破裂。
治疗方案:取决于出血量及生命体征
保守治疗(出血少、生命体征稳定):
绝对卧床休息: 减少活动,避免腹压增加。
严密监测: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腹痛变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超声复查积液变化。
止血、抗炎、预防感染: 使用止血药物、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症支持: 必要时补液、输血(Hb过低时)。
要求: 患者必须严格配合,一旦病情恶化(腹痛加剧、血压下降、Hb进行性下降),需立即转为手术。
手术治疗(出血多、生命体征不稳或保守失败):
腹腔镜手术(首选): 微创,创伤小,恢复快。目的:
止血: 电凝或缝合破裂的黄体创面。
清理积血: 吸净腹腔内积血,减少感染和粘连风险。
探查: 明确诊断,检查对侧附件及盆腔情况。
开腹手术: 适用于腹腔内出血极多、生命垂危或腹腔镜操作困难者。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
认识自身周期: 了解月经规律,知道黄体期(通常是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是风险期。
黄体期避免:
剧烈运动/活动: 尤其是跳跃、腹部用力过猛的运动、搬抬重物。
性生活适度: 避免过于激烈。
腹部外力: 注意保护腹部免受撞击。
及时治疗盆腔炎症。
警惕腹痛信号: 育龄期女性出现突发、剧烈的下腹痛,尤其在月经周期后半段,务必高度警惕,立即就医! 时间就是生命。
温馨提示:
黄体破裂是妇科急症,不可拖延!
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治。
即使选择了保守治疗,也必须严格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配合复查,警惕病情变化。
手术(尤其腹腔镜)后恢复通常较快,但仍需注意休息,遵医嘱复查。
了解黄体破裂,就是为自身的健康多设一道安全防线。 关注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才能有效保护生育能力和生命安全。请将这份关乎生命的健康知识,分享给你关心的女性!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免责声明:本文使用的图文等作品来源于网络,转载文章所有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我们也注重精选好文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