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百姓健康动态及行业资讯
流眼泪、流鼻涕、还会一直打喷嚏……这是喜极而泣,还是着凉感冒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一到秋天,很多人就开始鼻子不舒服,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头晕乏力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有的人以为是普通感冒,并不加以重视,等到病情加重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患了过敏性鼻炎。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正规叫法是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这是一组症候群,表现为接触变应原(过敏原)之后,出现阵发性的流鼻涕、鼻塞、打喷嚏、鼻部发痒的症状,还可导致眼、耳、上腭部瘙痒、咽痒咳嗽,长期以往,还会导致一些儿童患者出现烦躁,易激惹(一碰就烦,不碰也烦)。
过敏性鼻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过敏性鼻炎是由Ig介导E介导的鼻粘膜炎症反应性疾病,春秋季节空气中花粉较多。健康网。
花粉、灰尘、病害微生物等吸入鼻腔,鼻腔黏膜就像空调的过滤网一样,为我们的呼吸系统阻挡了它们。如果你的身体把它们视作有害的病菌,体内的白细胞就会对其发起攻击。战斗一旦打响,花粉、灰尘的结局先不说,作为战场的鼻腔先遭了殃,于是空调便罢工了。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它是由于身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在鼻部持续发作的异常反应。
过敏原是指使人过敏的物质,包括吸入性过敏原及食入性过敏原。
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真菌、屋尘螨、动物皮屑、羽毛、室内尘土等。
常见的食入性过敏原
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某些蔬菜等。
过敏体质的人,其内分泌、植物神经系统、免疫功能大多处于失调状态,因此,容易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复接触这种物质,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当过敏物质首次进入过敏者机体时,机体释放少量组织胺,再次进入机体时,机体会大量释放组织胺,引发一系列的过敏症状。
因此,如果已经明确对某种物质过敏,应尽量避免接触!
过敏性鼻炎反反复复,其实并非无药可医,但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要因盲目焦虑而去尝试成分不明的治疗药物,科学治疗、遵循医嘱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对于季节性发病或症状加重者,要尽早就医,及时用药物干预,阻止病情加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确诊过敏性鼻炎,就应该规范治疗,越早治疗,越能减轻鼻炎的危害。
预防及治疗
患有过敏性鼻炎应该怎样预防及治疗呢?
主要通过避免接触过敏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方面进行预防。
1、避免接触过敏源:过敏性鼻炎防控的原则是尽量避免过敏源,如果对花粉过敏的患者要减少出门,佩戴口罩,眼镜等等。对尘螨过敏的患者,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干爽,减少尘螨,对动物毛屑过敏的不要养宠物。
2、按时用药: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以合理的使用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常用的抗组胺药有氯苯那敏、溴苯那敏等等,鼻用糖皮质激素有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等等。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应用特异性免疫疗法,对过敏性鼻炎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预防和减轻症状的发作。
3、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监测病情有无加重或缓解、药物治疗效果等等,如果病情有加重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及时就医,按医生的医嘱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文章转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