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百姓健康动态及行业资讯
桂花是中国木樨科木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桂的通俗名称。桂花有很多别称:因为叶子像圭而称“桂”;纹理如犀,又叫“木樨”;其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称为“仙友”;秋季开花,花色由橙黄、橙红至朱红,因而称“丹桂”;其香气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因此又有“九里香”的美称。桂树枝叶苍苍,一到清秋花开馨馥沁人,赏心悦目,有不畏严霜的品性。
桂花糕,两层糕粉,夹着金黄色的桂花糖粉,经过大火蒸熟,花香扑鼻而来,点缀上小撮干桂花,就大功告成啦。轻轻咬上一口,糕体绵软细腻,齿颊留香,像极了儿时记忆里的味道。热乎乎的糕点,也给略带寒意的初秋送来了一份温暖甜蜜。
健康养生,桂树“浑身是宝”,中医常将花、果实、根茎入药。【花】:味辛温,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果】:味辛甘温,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根】:甘,微涩,平,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糖桂花】
材料:桂花500克,糖少许,盐3克。
制作:1、将采摘下来的桂花铺开进行挑拣,枯花和根都不要,注意要完全洗净。
2、将选择好的桂花用盐水泡洗后,放阴凉处晾干。
3、拿一个密封性良好的广口瓶消毒干净,然后放入一层桂花再放一层糖。
4、重复上一个步骤的铺法依次放好,压紧,装满瓶子后最上面一层用糖封口,再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5、封存一周后可食用,做好的糖桂花放冰箱保存,可以保存好几年不坏。
功效:化痰止咳,缓急止痛,祛口气,和中益肺,舒缓肝气。
所需食材
粘米粉、糯米粉、绵白糖、干桂花
制作方法
第一步:将粘米粉、糯米粉、绵白糖混合后,搅拌均匀。
第二步:少量多次地加入清水,用手轻轻搅拌,这时便会发现粉很干燥。没关系,这是正常的,搅拌过程中,要用手轻轻搓,使之变成均匀的细小颗粒状,让粉质的受水量均匀和蓬松。
注意一定要少量多次加水,否则会影响桂花糕的口感。
第三步:把搓好的粉静置2小时以上,使水分充分和粉相融合。
第四步:用网筛进行过筛,使糕粉更加细腻蓬松之后,再在糕粉内拌入干桂花。
第五步:在蒸笼中垫上纱布,轻轻放入糕粉,用刮板轻轻刮平,在表面再撒上一层干桂花。
第六步:旺火足气蒸20分钟,热腾腾的水蒸气会把桂花的香味释放出来。等桂花糕稍凉后,轻轻提起纱布边缘,进行脱模,香甜绵密的桂花松糕便制作完成啦!
切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挤上蜂蜜或者桂花蜜直接食用,吃剩下的糕体用保鲜膜包裹,放入冰箱冷藏,可防止表面发干,在吃之前再回炉蒸5分钟即可。
桂花因其香烈,常作为秋日佳肴原料。桂花糕即采用糯米粉、米粉(或澄粉)加鲜桂花或蜜桂花制作而成。
原料
糯米粉150克
澄粉(小麦淀粉)75克
牛奶150毫升
桂花500克
白砂糖、熟油、清水适量。
制法
1.取桂花500克,去杂质,洗净,沥干,加白糖适量拌匀渍之制作“糖桂花”。
2. 将白砂糖放入100毫升清水中,溶解后待用。
3. 将糯米粉和澄粉混匀,加入糖水和牛奶,搅匀成糊状,加入适量熟油,搅拌。
4. 将调好的糊倒入模具,静置20分钟后,裹上保鲜膜,水开后上锅小火蒸约20分钟。
5. 将蒸好的糕取出后放凉,切成块,浇上调好的糖桂花即可。
桂花糕作为中国的传统美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桂花糕原料主要是糯米粉、冰糖粒和蜜桂花,糕体柔软细腻,口感清香。
相传,桂湖的桂花是杨升庵从月宫里采摘下来的。一天晚上,杨升庵在书房里睡着了,魁星入梦,问杨升庵想不想上月宫折桂,杨升庵说想。于是,魁星便命西海龙王载杨升庵飞上月宫摘桂。到了月宫,杨升庵看见一座宫殿和一株很高大的桂花树,他努力地爬上去摘下了桂枝,回到书房。后来,杨升庵进京考中了状元。
到了明朝末年,新都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他从状元杨升庵桂花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密侵渍,并与蒸熟的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和,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桂花糕一经售出,便引来人们争先购买
(文字、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本公众号不承担由此造成的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