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育儿

母婴育儿

当前位置:首页>母婴育儿

健康知识科普:生完孩子怎么还是“大肚腩”?小心腹直肌分离!

时间:2022-08-12 16:49:33   访问量:1267

  腹直肌分离是指双侧腹直肌在腹中线部位分离,间距超过2.0cm,可导致腹部肌肉无力,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几乎所有女性在晚孕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若不予以治疗,长期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可使脊柱稳定性下降,进而导致腰背部疼痛,亦可使腹部膨隆而影响美观。

  【流行病学及病因】

  1. 生理:女性怀孕后,随着腹部逐渐增大,腹直肌被动牵拉,两侧腹直肌之间的筋膜逐渐软化和扩张,原本平行连接的左右两束腹直肌逐渐分离,其交叉纤维不断被拉长以容纳不断增大的子宫,导致腹直肌分离。发生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巨大儿、多产、双胎、剖宫产等腹部手术史,与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无关。健康门户

  2.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韧带、肌纤维的弹性逐渐下降,导致高龄产妇腹直肌分离的发病率升高,分离程度也更严重,恢复所需的时间更长。

  3. 其他:腹压长期升高或肥胖等因素可能导致白线的结缔组织受到一定的机械压力,进而发生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的诊断】

  1. 症状:腹直肌分离可导致腹部肌肉无力、腹部膨隆进而影响美观。长期严重的腹直肌分离还可能影响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改变人体整体姿态,增加腰痛以及慢性盆腔疼痛的风险,并增加罹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风险。

  2. 手法检查:病人以仰卧位躺于检查床上,双腿曲膝,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嘱病人腹部收缩并进行半仰卧起坐的动作,同时双手尽力触碰膝盖,直至肩膀抬离检查床。检查者以食指和中指沿着腹白线进行左右两侧腹直肌边缘触诊,分别于脐部、脐上4.5cm及脐下4.5cm进行重点触诊并记录,以上三个位置中任何部位两侧腹直肌间的距离≥2横指即可诊断为腹直肌分离,往往以脐部分离最为严重。

  3. 超声测量法:用标记笔在脐下2cm、脐上2cm和脐上5cm 做好记号,分别在三种状态下测量此三个部位的腹直肌间的距离:放松状态、腹部卷曲、深吸气同时腹部尽量往脊柱方向回收。施加在探头上的力要适当,以避免腹直肌出现反射性收缩,影响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生殖物理整复学组.产后腹直肌分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1,22(2):220-221.

  来源:西交一附院妇产科

上一篇:健康养生:马齿苋瘦肉汤,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下一篇:健康养生:养阴润燥,补血安神,今天来一道鲜松茸石斛花老鸡汤吧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