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保健

中医保健

当前位置:首页>中医保健

【大宛健康网】霜降养生,要注意保暖,防燥,滋阴润肺,早卧早起!

时间:2022-10-24 16:26:29   访问量:1126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

  霜降节气后,天气渐寒,昼夜温差更大,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相对比较热,而且秋燥明显。,

  霜降防病重在保暖

  霜降时昼夜温差变化增大,气温骤降,寒邪容易凝滞关节,使得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于关节健康不利,所以霜降后要格外重视保暖。特别是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四肢保暖。年轻人也要减少露脚踝,以防足部或膝关节受凉。脚踝是三阴经交汇的地方,所以脚踝比较怕冷,容易因保暖不当导致疾病出现。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对于身体阳虚、气虚之人,可用艾叶、花椒、干姜等温热之品水煮沐足,能起到很好的温经通络、祛寒保暖的功效。

  霜降时节注意防燥

  健康网,此时天气寒凉,秋燥明显,燥邪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会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

  有句俗话: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说的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饮食养生滋阴润肺

  根据传统中医强调四季五补的理论,即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霜降节气则应以平补为原则。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芝麻、蜂蜜、银耳、青菜、香蕉、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

  天气寒凉防护脾胃

  霜降时节,冷空气的频发容易刺激人体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刺激胃黏膜,容易引发急性胃炎,胃溃疡等。此时,要注意用餐规律,少吃冰、烫、粗、辣等食物,忌烟酒、浓茶和咖啡等。

  睡眠养生早卧早起

  在睡眠方面,《黄帝内经》里提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秋天气候转凉,要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阴精的收藏;又要早一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舒长。睡眠时卧的方向上,古人提出“秋冬向西”的观点,如《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说:“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以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此外,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深秋向冬天过渡的时期,温度变化剧烈,冷空气活动频繁,而寒冷具有收引的特征,易引起心脑血管收缩,使血压骤升,从而诱发脑中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士需格外警惕。

  血压管理

  霜降时节,气温突然骤降,昼夜温差可达10℃,冷空气的刺激会使人体表的毛细血管收缩,汗出减少,血压易骤升,进而诱发各种心、脑、肾等疾病。若血压波动较平时收缩压未超过10mmHg,无需特殊处理,定时按时按剂量服用降压药,血压仍不理想不达标,甚至出现头晕不适感,则需要及时就医,以合理地调整用药。

  提醒:文章、视频、图片等所有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 特此声明!

上一篇:【大宛健康网】花生的各种美味吃法,解馋又美味!

下一篇:健康养生: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的好处可太多了!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